牡蛎肉营养粉超声酶解法制备技术方法
牡蛎,也称蚝、生蚝、蛎黄、海蛎子等,属于软体动物门,牡蛎科,是世界上第一大养殖贝类,也是是我国沿海地区的主要海水养殖品种之一。在我国主要以养殖为主,沿海所产的牡蛎约20多种,是四大养殖贝类之一,主要的养殖种类有近江牡蛎、褶牡蛎、长牡蛎、大连湾牡蛎和密鳞牡蛎等,自渤海、黄海、南海至南沙群岛均有生产,主要产地为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广西、海南等。我国渔业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牡蛎总产量为395万吨,占贝类总产量的32.7%。
牡蛎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原、必需氨基酸、牛磺酸、糖原、牛磺酸、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以及维生素、锌、钙、硒、铁等等具有特殊生理作用的微量元素,具有重要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为其在食品和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巨大的物质基础。牡蛎产品除鲜销外,主要是制成牡蛎干销售,但由于蚝豉质地粗硬、口感差,严重影响牡蛎养殖业的发展。
华炬新产品研究所技术咨询委员会科研人员现推荐一项牡蛎肉营养粉超声酶解法制备技术方法,该技术加工成的牡蛎粉营养丰富,食用方便。技术的特点在于,采用了酶解生化与物理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与传统的酶解方法相比,提高了酶解效率;同时,在酶解前,增加了高压均质,提高了产品的得率,使得原料利用率提高,现将该牡蛎肉营养粉超声酶解法制备技术方法实例介绍如下供研究交流参考:(341371 235745)
技术资料
请支付后查看;1、点击下面"查看详细"按钮提交订单并打开付款码,2、用手机微信扫描付款码完成付款即可查看!!!
2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