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腰草提取物制备方法步骤及其应用
胆囊炎是细菌性感染或化学性刺激(胆汁成分改变)引起的胆囊炎性病变,为胆囊的常见病。在腹部外科中其发病率仅次于阑尾炎,本病多见于35~55岁的中年人,女性发病较男性为多,尤多见于肥胖且多次妊娠的妇女。根据发病的急缓和临床的表现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均属于胆系感染范畴。急性胆囊炎的症状,主要有右上腹疼、恶心、呕吐和发热等。急性胆囊炎会引起右上腹疼痛,一开始疼痛与胆绞痛非常相似,但急性胆囊炎引起的腹痛其持续的时间往往较长,作呼吸和改变体位常常能使疼痛加重,因此病人多喜欢向右侧静卧,以减轻腹疼。有些病人会有恶心和呕吐,但呕吐一般并不剧烈。大多数病人还伴有发热,体温通常在38.0℃~38.5℃之间,高热和寒战并不多见。少数病人还有眼白和皮肤轻度发黄。当医生检查病人的腹部时,可以发现右上腹部有压痛,并有腹肌紧张,大约在1/3的病人中还能摸到肿大的胆囊。化验病人的血液,会发现多数人血中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白细胞增多。B超检查可发现胆囊肿大、囊壁增厚,并可见结石堵在胆囊的颈部。根据以上的症状、体格检查和各种辅助检查,医生一般能及时作出急性胆囊炎的诊断。西医治疗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以卧床休息,加强营养,药物多采用抗菌素静脉点滴,消炎痛口服,虽取得了短期较好的效果,但易反复;手术治疗为切除胆囊炎,但手术疗法的死亡率0.5-3%,黄疸病例死亡率为10-15%,老年病例死亡率高达13.5-16%,手术并发病约为15%。故手术疗法作为治疗胆囊炎的基本疗法是不能令人满意的。目前治疗胆囊炎的中药主要有,龙胆泻肝汤、疏肝利胆汤、舒肝和胃汤、健胃行气汤、消炎利胆片、疏肝利胆膏、清胆行气汤、清热利湿汤、清胆泻火汤、柴胡汤、茵陈汤调五芩散、茵陈和承气汤、大陷胸汤等,这些药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仍不能令人满意。
金腰草为虎耳草科植物裸茎金腰子Chrysosplenium nudicaule Bge.及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秋季采集,除去枯叶,洗净,晒干。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 藏药(第一册)》,标准编号:WS3-BC-0061-95。性寒,味苦。具有清热利胆,缓泻下之功效。用于胆热症,发烧,头痛,胆囊炎,胆结石。为泻胆热症常用药物。为我国藏蒙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常用药物。但有关金腰草的基础研究尚十分有限,使该药材的后续推广和应用受到限制。现代研究关于阿氏蒿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鲜有报道。
华炬新产品研究所技术咨询委员会科研人员现推荐一项一种金腰草提取物制备方法步骤及其应用,该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腰草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及其在制备治疗急性胆囊炎药物中的应用,现将该一种金腰草提取物制备方法步骤及其应用及技术方案及实施例介绍如下供研究交流参考:(441311 111699)
该项目由华炬新产品研究所技术咨询委员会多位专家根据目前国内该领域最新技术推荐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包括技术工艺、技术创新、技术配方、方法步骤及实例等方面的推荐,供同仁参考交流,鉴于技术配方的特殊性不接受退款,请根据需要斟酌后支付,谢谢。